本教程以Python编程为主线,通过丰富的学科应用案例,系统且循序渐进地介绍Python编程基础、基础数据科学及人工智能编程等知识,让教师们从编程学习中逐渐熟悉和掌握用信息化手段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自2021年7月,“双减”政策实施;
2021年8月,教育部下发文件鼓励“5+2”课后服务模式,要求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延时服务课程。
目前部分地区开始推行相关经费补贴政策、引进教育服务企业,“5+2”课后服务模式已开始在部分城市和学校试点。
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明确要求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也正式将人工智能课程内容划入新课标中。现如今,多城市、学校推行了课后服务“5+2”模式,有330课后服务(三点半课后服务)、430课后服务(四点半课后服务)让学生学习更多的人工智能方面知识。为加快人才培养、吸引和培养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和技能型人才,青少年人工智能普及课程已被多城市、学校纳入330课后服务(三点半课后服务)、430课后服务(四点半课后服务)课程。
课程体系对标由北京大学联合行业专家主导开发的“青少年人工智能技术水平测试”体系标准,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循序渐进地介绍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力与运动、计算机与数学及编程思维、传感器控制等知识内容。体系在教学目标设计上从“知识层面”、“思维及表达层面”和“技术层面”来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计算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逻辑级表达能力”。共四个级别,难度逐级提升。每个级别分为上、下两学期共八个学期。
面向6-15岁中小学生在人工智能方向的普及教育解决方案分为三大部分“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测评”,助力各中小学校高效率、高质量的开展人工智能普及教育。
集“教”、“学”和“评”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能有效促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目标的落地,也有利于引导教师从教学设计与实施入手、关注教什么、学什么、如何学的问题,并通过对学习成效的观察和评价,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首先,“教”是教师把握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有效组织好校内外教与学的活动,达成育人目标;接着,“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课堂学习与课后创作将知识与技能转化为自身科学素养;最后,“评”是鼓励和引导学生完成以评价为导向的多种评价活动,以此检测教与学的效果,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课程资源包括面向学生使用的教材、学习手册和面向教师使用的课件、教案、教学视频;形成“教”和“学”的紧密融合。学生可以根据教材预习课程内容,课后通过学习手册巩固课堂知识,激发学生在课外的创作。
学习手册每课分为“学习任务”、“我会观察”、“我会探究”、“我的知识地图”和“评价与反思”,更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创意。
课程体系分为Level1,Level2和Leve3三个阶段的课程,知识和难度逐阶提高,既保证了知识体系的连续性,同时也满足了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要求。课程设计上每3至4课作为一个课程单元,围绕单元的主题知识分课时展开,结合PBL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充满探索性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教学器材与课程紧密结合,按每个阶段课程对应的器材也分为上、下学期两个包装;丰富结构件、传感器和主控等。
教学过程结合教学管理系统中的“课程资源”、“课程安排”、“班级管理”、“学生管理”、“课后练习”和“拓展与创作”等功能,能将整个教学过程做到可视化的管理,通过系统数据来客观展现课程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管理系统分为“学生空间”、“教师空间”和“管理平台” 。学生通过学生空间可以查看“我的课程”、“我的作业”、“练习册详解”、“我的创作”和“科普资源”;教师通过教师空间来管理 “课程资源(课件、教案、视频)”、“作业”、“班级”和“学生”。
为学生提供正规的测评和比赛平台来展示学习成果; 学生学完每个阶段课程后,可根据自身掌握程度,报名参加“青少年人工智能技术水平测试”、“青少年信息技术创新活动”和“世界机器人大赛” 。
相关资料:
为响应国家《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做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实施好“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自觉落实中央“双减”政策,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青少年信息技术培养工作站自主开发“工信学堂”中小学素质教育课后服务(330、430)平台、ITCY青少年信息技术创新活动、青少年信息技术培养等。
青少年信息技术培养工程主要面向“人工智能”、“编程”两大领域,包含青少年人工智能技术水平测试(YAI)、青少年人工智能编程水平测试(YCL)、青少年无屏编程水平测试(ECL),青少年科技素养水平测试(SCL),青少年无人机技术水平测试(YUL)等一系列青少年信息技术培养项目,为青少年在相关领域提供能力证明。